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妇女之家 >>   巾帼风采   >> 详细页
一线快报 | 西双版纳:彰显巾帼担当 共建大美边疆
【信息来源:西双版纳州妇联】   【发布时间:2023-1-5 0:00:00】   【点 击 量:4720】

  西双版纳州妇联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切嘱托,聚焦作风革命效能革命,以“三访四察五送”活动为抓手,用好“三个工作法”,在全面推进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中彰显了巾帼担当、贡献了巾帼力量。

  巧用“加法”聚合力,走访调研察实情

  西双版纳州妇联根据实际情况,巧用“加法”聚合力,明确了“带头发力、充分借力、用好助力”的工作思路。一是干部带头发力。采取“1+N”的模式,即1名州妇联班子成员+县乡村妇联干部”,分时分片驻扎到村调研。二是借力专班力量。主动与现代化小康村建设专班对接,借助各级专班4轮摸排成果,深入了解项目建设、资金整合等情况。三是各级执委助力。广泛发动各级妇联执委、巾帼志愿者1.27万余人次,进一步摸清了村情、妇情、企情,形成了《抵边村寨党建带妇建促乡村振兴工作路径探索》等有价值的调研报告。  

  善用“减法”削阻力,力所能及补短板

  本着“群众所盼、妇联所能”的原则,结合“三访四察五送”活动,力所能及地补好短板,最大限度减少阻力。一是补法治宣传短板。跨境违法犯罪是影响现代化边境小康村建设的重要因素,通过国门党校、巾帼宣讲示范队等载体,加大对《禁毒法》《出境入境管理法》的普法宣传力度。号召259个抵边村小组妇女参与“强边固防示范村”创建,组建女子护村队210余支,5600余名巾帼志愿者在“为国守门”的同时,成为边境线上靓丽的普法宣传队。二是补生产生活短板。通过“财政拨一点、单位助一点、上级筹一点、社会捐一点”的方式,筹措资金105万余元,力所能及帮助边境妇女儿童排忧解难。三是补公共服务短板。通过爱心捐资、把爱带回家、两癌救助等,加大对边境妇女儿童的关心关爱,受益1.2万人次。

  活用“乘法”提效力,办好兴边富民事

  发挥好产业“乘数效应”,助推乡村振兴提质增效。一是助力就业创业。在边境村寨常态开展就业创业等政策解读和应用指导,受众1.5万人次。开展“巾帼送课上门”,针对性地做好家政技能、养老护理、直播带货等培训,常态化开展割胶、炒茶、刺绣等技能培训,受益妇女群众4.6万人次。二是助力产业发展。以“粮胶茶糖果游”等产业为重点,打造一批巾帼农业示范基地、巾帼示范农庄,培育一批“妇字号”致富带头人。密切关注“傣鲜生”、“水傣乡”等女性领办企业,主动排忧解难,更好地带动边境群众增收致富。

  常用“除法”添活力,文明实践扬新风

  坚持党建带妇建,号召广大妇女除陈规陋习、扬新风正气。一是抓好环境整治。坚持“以户带组、以组带村、以村带镇”的思路,引导妇女共建美好家园,评选“洁美人家”等5000余个,助推建成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省级美丽乡村等25个,边境村寨“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普遍形态。二是抓好家庭建设。常态化开展寻找“最美家庭”活动,深化推进“家家幸福安康工程”等,在边境村寨选树了一批好媳妇、好婆婆。三是抓好红色教育。通过“百千万巾帼大宣讲”下沉边境,同步开展“巾帼心向党”等宣讲活动,“身在边疆、心向中央”成为各族妇女坚定的思想行动自觉。

编辑/周恩杰

主办单位:云南省妇女联合会
版权所有 (C) 云南省妇女联合会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滇ICP备10201700号-1 云南公安ICP备案号:530112020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