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去嘟嘟(化名)家,孩子有点羞涩,还有意躲避着我,家中的种种遭遇让他有些自卑。”赵文晶说。在回忆里,初次见到嘟嘟时,他的指甲又长又黑,身上的衣服也脏兮兮的。交流时,他只是简单地点头或摇头,不愿意开口说话,将自己封闭在了一个人的世界里。
通过多次入户,赵文晶了解到嘟嘟的家庭十分困难。父母离异后,母亲改嫁,父亲又常年不在家,爷爷离世后,他只能跟着年迈的姑奶奶生活。由于年纪和精力的限制,姑奶奶无法给予嘟嘟细致入微的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孩子极度缺乏安全感,在个人卫生管理和社交技能方面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同龄人。
为了更快地和嘟嘟熟悉起来,赵文晶隔三岔五就到孩子家中了解他的生活和学习情况,给他讲讲故事、陪他写写作业……得知嘟嘟家里没有钟表,孩子只能靠天色判断上学时间,赵文晶给嘟嘟买了手表,孩子收到后特别珍惜,运动、干活时都会小心翼翼地摘下来精心保管。瘦小的嘟嘟有一个谁也不知道的爱好——篮球,赵文晶得知后及时与新平县妇联对接,联系了当地的爱心企业,针对困境儿童开设了公益课程,嘟嘟每周都可以到篮球场进行专业的学习和锻炼,学校也为嘟嘟送来了崭新的篮球。从此以后,每周六的球场上,总会有嘟嘟爽朗的欢笑和赵文晶默默守护的身影。渐渐地,嘟嘟性格开朗起来了,逐渐交到了很多新朋友,和爱心妈妈赵文晶也越来越亲密。
“每次学校发免费营养品,孩子都舍不得吃,悄悄留下来带给瘫痪在床的老祖吃。前几天的微心愿活动中,我问他要什么,他告诉我家里没有油了……”在赵文晶的心里,嘟嘟是个特别善良懂事的孩子。她深知,像嘟嘟这样的孩子,比起物质,更缺乏的是心理疏导和爱的陪伴。十岁的嘟嘟很向往外面的世界,赵文晶就为他争取了寒假里为期五天的免费研学机会。研学期间,专家针对困境儿童设计的游戏、写生、参观等活动内容对孩子们来说是一段疗愈之旅。
赵文晶还发挥了自己社工的专业技能,和团队一起收集资料汇总,进行问题反馈,让当地妇联得到了更多详实的信息和管用的办法,联动多部门推动“爱心妈妈”工作,在妇联和困境儿童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在赵文晶的积极带动下,玉溪新平的爱心妈妈越来越多,她们犹如一盏盏明灯,照亮了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的成长之路。
编辑/杜升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