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鲜花吐露芬芳,五月的大理蓝天白云,格外清爽。在这美丽的日子里,来自北京的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李超林会长、刘莉珍主任,来自四川、贵州、安徽、河南、新疆、湖北等省、县区妇联项目人员和卫生、疾控官员,来自云南保山市、德宏州、迪庆州、大理州和部分项目县区妇联人员,云南省妇联和红梅副主席、云南妇女儿童发展中心杨黎青主任带领着中心项目人员,四面八方的80多位朋友齐聚大理,只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互相交流与学习。学习借鉴多年来实施项目的成功经验,促进各县区市基层项目实施人员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开阔眼界,更有针对性地做好关怀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救助的8000多名受艾滋病影响儿童,帮助500多户自立自强的受艾滋病影响妇女改善生活,为持续有效地扩大帮扶面奠定坚实基础,为全民构建和谐小康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启动会上,各级领导发表动员讲话
由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云南妇女儿童发展中心主办,大理州妇联认真准备、精心承办的云南省基层妇女项目骨干培训班在众人的期待中开班了,杨黎青主任主持会议。大理州委杨健副书记首先欢迎来自全国各地的朋友,感谢中国预防性病艾滋病基金会、省妇联、云南妇女儿童发展中心对大理州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的关心与帮助,大理州委、州政府一贯对项目工作高度重视,将继续支持妇联,协调多部门加强协作,共同做好关怀救助项目。
李超林会长回顾了基金会最早与中心合作在瑞丽开展的对150名艾滋孤儿探索性质的救助项目,几年来发展到全国范围内对8000多名儿童的救助。最初建立起的妇联组织关怀网络,在后来的项目工作中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完善,但基层项目人员的更替与变动阻碍了工作网络良好地运行。目前,艾滋病疫情仍呈上升趋势,受艾滋病影响群体数量和范围仍在扩大,举办这个培训班,旨在提高项目人员的管理水平,从而更好地实施项目,满足受艾滋病影响群体对生存和发展的迫切需求。李会长特别强调救助工作应遵循“持续、有效”的原则,比如成绩良好的受助儿童考上大学,基金会将继续资助他们完成大学学业,成长为社会的栋梁之材。
和红梅副主席指出,各级妇联实施关怀救助项目,给弱势的妇女儿童带去实实在在的帮助和生活的希望,为创建平安和谐的社会做出了积极贡献。办实事、送温暖,是对胡锦涛总书记“把妇联组织建设成为开展妇女工作的坚强阵地和温暖之家”精神的具体实践;鼓励广大基层妇女干部认真学习,通过培训,更新的拓展工作方法和理念,提升组织、协调、执行能力,在项目领域取得新的成绩,不断为当地艾滋病防治工作做出新的贡献。
刘莉珍主任简要介绍了基金会在全国各地开展的救助受艾滋病影响人群的活动:全方位救助儿童;组建“阳光家庭”;妇女小额贷款生产自救;建房;资助儿童上大学;……希望通过培训,各地妇联姐妹们把项目落实到位,把有限的资金管理好、使用好,有什么意见和要求可及时反馈给基金会。学员们受到了激励和鼓舞,对领导们的动员讲话报以阵阵热烈的掌声。会议结束后,开始了艾滋病相关知识讲座和项目周期管理等系统知识的培训。
省级专家、中心项目官员以参与式培训方法开展培训
云南省药物依赖防治研究所副所长李建华教授给参训学员作了精彩讲座,内容涉及我国面临的毒品、性传播问题,中国、云南省的艾滋病动态疫情,特别是我省突出的艾滋病传播高危群体:跨境媳妇、外嫁媳妇、少数民族等情况让学员们深刻意识到女性受到的威胁越来越大。教育好一个妇女,就教育好了一家人,妇女干部在社区中的工作优势是比较明显的:组织、协调、宣传教育、关怀救助……李教授采用小组绘画讨论的形式,让学员们画出理想的社区,探讨社区应具有的功能,如何做社区调查和动员的方式方法,特别是利用当地文化来开展工作,扩大抗病毒治疗、监测检测等防艾工作覆盖面。详细讲述了关爱儿童的社会心理技巧和宜于组织的如讲故事、归因练习、角色扮演等活动,最后与学员们共同分享了关怀孤儿的工作经验。
中心项目活动部马丽君部长以一幅画破冰,启发大家从优势视角来看待救助工作:顺境变为逆境时,要看到逆境的优势,机遇和挑战增多,收获增多,关键在于积极的工作态度;观察画有一颗红心的画后,大家纷纷抢答,是爱心、真心、耐心、细心、热心……这是做好项目工作重要的因素;通过惟妙惟肖的情景剧表演《过河》,使“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念深入人心;用“年代卡”讲述了《儿童权利公约》的历史和内容,强调了“儿童最大利益”、“儿童参与”等原则,“生存、受保护、发展、参与”四大权利的内涵,特别注意保护儿童隐私;按同一指令画图,结果却大相径庭,使大家感受到沟通交流中的误区,明白提要求要规范、具体、统一;在讲述项目周期管理知识时,以一个圆形图示,起点是项目前期的需求评估→活动方案的设计→形成项目计划书→获准→签协议→召开管理规划会→启动、能力建设→开展活动、指导监督→阶段性总结→终点是终期总结。终点并不意味着终结,而是又回到下一个起点,为下一阶段的需求评估奠定基础。在阶段性和终期总结中都有经验积累和能力提升,成功的项目管理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要求逻辑清晰,检测活动指标,促进目标达成;风险规避,以最小的投入达到最大的产出;注意痕迹资料的收集整理。最后以“卖车游戏”再次提醒大家以目标人群的实际需求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增强团队协作。
培训始终在轻松、活跃的气氛中进行,因为老师和学员的精彩表现,全场不时响起阵阵欢笑和热烈掌声。学员们纷纷表示两位老师亲切、幽默的授课风格,以及知识讲座、绘画、做游戏、情景剧表演、头脑风暴、小组讨论等多种参与式培训方法,使她们轻松掌握了禁毒防艾、社区动员、项目周期管理、《儿童权利公约》、关爱儿童的技巧方法等系统知识,切身体会了团队分工协作的重要性,亲自感受了要以积极的心态去应对工作和生活。通过培训,知识得到了丰富,能力得到了提高,回去后将认真地巩固所学知识,在各自社区开展再培训活动,以滚雪球的方式,动员广大妇女行动起来,建设一支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建设方面发挥强大作用的生力军。
实地考察小额贷款项目,反馈情况及交流讨论
培训结束后,参训学员在大理州妇联组织下,赴大理州南涧县两个乡考察了几户小额贷款项目户的生产生活情况。在一年的项目周期里,每位受助妇女获得2000元资助款。在一个受贷款助农户家里,我们看到了满圈的肥猪,她用贷款买了10头仔猪,8个月后,出售肥猪收入将达11000多元,利润3000多元,是往年收入的3倍。另一户家中,除了肥猪,我们还看到一笼一笼的小鸡,她买了1头母猪,10头仔猪,40只无量山生态鸡鸡苗,一年多的时间,创收5000多元,是往年养殖收入的3倍。她计划扩大养殖规模,重点养殖无量山生态鸡。另一户在获得小额贷款2000元后,及时解决了栽种烤烟所需的育苗、化肥、农药、烤煤等费用。在她的精心管护下,2010年,她家的烤烟收入5000多元,是往年收入的2倍。今年,她继续获得第二期小额贷款,种植了8亩烤烟,现已全部移栽完毕。站在田间地头,看着一排排茁壮成长的烟苗,受助妇女感激地拉着我们的手,述说基金会的资助款给她雪中送炭,妇联干部对她无微不至的关心和鼓励。
在实施受艾滋病影响妇女小额贷款项目过程中,妇联干部组织交流活动让受助妇女缓解心理压力,帮助设计家庭发展计划,开展种养殖知识技能培训,关心孩子的学习、心理状况,还积极整合民政、卫生等部门资源,为她们解决家庭实际困难。受助妇女的心态从怨天尤人、悲观绝望转化为自立自强,用勤劳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明天。中心在全省贷款回收率达到了100%。曾有一受助户,女主人在接受小额贷款几个月后发病,在弥留之际,交待丈夫和孩子一定要把贷款先还上,不让妇联干部为难。让我们钦佩和感动的是,受艾滋病影响妇女们承受着巨大压力,身体的病痛,亲人的离去,却依然乐观、坚强,甚至做得比健康的正常人还要好。她们从全村最破、最穷的人家,转变为勤劳致富带头人,从受助、到自助、到助人,形成了良性循环。昔日破墙危瓦、漏风漏雨的旧房子不见了,愁苦的面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焕然一新的房屋、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受助妇女发自内心的朴实笑容,开朗、积极向上的态度渲染开来,随着和煦的风、灿烂的阳光转移到了每个人的脸上。
参观考察后,大家坐在一起,就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交流了看法。保山市代表提出适当提高贷款金额,因为物价的上涨,2000元已很难购买到可以发展的生产资料,希望增加到3000或5000元;南涧县代表提出延长项目周期,到还款期限时,往往受助户的农作物还不到上市时间或是饲养的牲畜还不够斤两,勿忙卖掉会造成经济损失,希望能放宽到一年半或两年;巍山县代表提出能否配套培训乡村级妇干经费;祥云县代表提出能否增加建房项目名额;瑞丽市代表提出能否增加志愿者,以解决日渐增多的儿童数量和基层工作人员较少的矛盾;迪庆州代表提出能否拓宽项目领域,实现从产业到生活的全方位救助;新疆代表提出受助儿童医疗费用能否滚动、灵活使用;湖北代表提出希望将云南所做的儿童心理健康支持培训、培训者的培训模式以影音资料形式在湖北推广……刘莉珍主任认真听取了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就一些问题当场做了确认和回答,表示将把大家的反馈情况带回北京,研究解决,扬长避短,力争使项目实效更为突出。
各项目点工作经验交流共享
为使各地项目经验得到交流共享,中心组织各项目点代表以多媒体形式展示当地项目工作成效。瑞丽市实施贫困妇女社区关爱项目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生产技能培训,着重“技术送到家”:养殖、大春种植及病虫害的防治培训,根据种植节令,召开插秧、水稻病虫害防治,甘蔗管理现场会。为确保受助妇女掌握生产技术,所有文字材料,都是汉傣双语,便于她们巩固学习。陇川县因地制宜,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儿童交流活动:“同在蓝天下”、“争做合格小公民”、“放飞梦想,特长展示”、“兴趣、健身、游园”、“军营体验”、“感恩思进”,一张张孩子们欢快游戏的照片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祥云县在做孤儿关怀项目中,特别注重发现孩子特长,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祥云县的受助儿童,经常将画画、作文等作品寄给中心。河南代表就模拟家庭养育模式—“阳光家庭”做了《让爱回家》的视频短片,爱心妈妈的辛勤劳动、受助儿童的坚强使在场人员无不感动得热泪盈眶。新疆、隆阳、腾冲、巍山、迪庆等地代表也分别做了交流发言。杨黎青主任在交流会总结时向各项目点提出了希望,希望学员们通过培训、实地考察、经验交流等一系列活动,相互取经,互通有无,目的是为了回去后更好地实施项目,给目标人群带来切切实实的帮助。强调在实施项目中一定要注意目标人群高度参与的原则,对财务管理、阶段总结、痕迹资料收集整理提了几点具体要求,要求大家做到“认真实施,严格管理;讲求实效,最大受益。”
为期一周的云南省基层妇女项目骨干培训班结束了,因为共同的目的,因为都有着一颗关怀弱势妇女儿童的爱心,大家在短短时间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我们收获了充实,洒下了欢声笑语和感动的泪水。我们这次的相聚,是为了让处于弱势的妇女儿童得到更好的帮助;我们这次的离别,是为了下次相聚时,看到受助的妇女儿童如阳光般灿烂的笑脸,这是生命中最美丽的报偿。也许只需一滴水,饥渴的树苗就不再枯萎;也许只需一丝温暖,受伤的翅膀就能翩翩高飞;当我们伸出双手,多少渴望的眼睛从此看到光辉;当我们敞开胸怀,多少无助的心灵从此告别悲伤。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在帮助他人的同时,我们自己也得到了心灵的净化,更加懂得了什么是坚强、自信和乐观。祝愿所有人都能迎接春天,这是冬天里最大的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