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现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   图片集锦   >> 详细页
大理:最美家庭杨利民家庭,与众共富奔小康
【信息来源:云龙县妇联、大理妇联】   【发布时间:2020-6-4 0:00:00】   【点 击 量:48726】

  杨利民是云龙县天池林果场场长,企业成立于2000年,是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以地理标志农产品麦地湾梨的种植、加工、经营、销售为主的个人独资企业。事业有成的他有一个崇尚文明、积极进取、互敬互爱的家庭,夫妻和睦,儿女热情礼貌,健康上进,邻里相处融洽和睦,赢得了周围人们的赞美。杨利民及他的妻子、儿女一起干事创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以德治家,谱写了一曲文明、健康的动人乐章,成为最美家庭的典型。

热心公益,示范带动,与众共富奔小康

  现年61岁的杨利民是天池村的一名普通农民,初中毕业后在家曾养过鸡,喂过猪,放过牛,做过木材生意。他为人正派踏实、头脑灵活、勤奋好学又乐于助人,当过生产队长,任过天池村团委书记。山区致富的出路在哪里?这问题一直在他心里思考着。1988年,在家人的积极支持下,全家搬迁上山,决定在海拔1800—2200米的鸡尾山坡上种植苹果,建林果基地,起初以小规模种植苹果及晚熟优质麦地湾梨70多亩起步, 1992年开始连片种植麦地湾梨,到2000年注册成立了云龙县天池林果场,注册资本400万元。到现在,带动农户6000多户,户均增收50000元,每年可解决12000人的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天池村 71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40户通过发展经济林果种植实现脱贫摘帽,全村林果业户均收入近4万元。在天池村和天池林果场的带动下,全县11个乡镇6000多农户发展麦地湾梨种植,全县麦地湾梨种植面积达4万多亩,投产面积2.5万亩,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开辟新途径。大部分果农已通过麦地湾梨种植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云龙麦地湾梨已逐步发展成为一项具有地方特色的富民支柱产业。

  作为一个私营企业主,杨利民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云龙县麦地湾梨种植协会的会长,是肩负为果农谋利益重任的人民之子,他仍然在为当地群众的脱贫致富而奔波。2005年投资8万元帮助天池村竹子园社架通了群众急需的生产生活用电;2006年投资18万元挖通了天池村东片的村组公路3.5公里,同年又投资2万元帮助贫困村民发展麦地湾梨产业。2010年春节给天池村竹子园片区70岁以上老人春节慰问金300元,80岁以上老人400元,对父老民生、社会和谐默默地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夫妻互尊、互敬、互爱、和睦平等

  杨利民总是忙忙碌碌,相对照顾家庭的精力就少了。他的妻子总是理解、支持,从无怨言,十分尊重体谅丈夫。妻子是一名家庭主妇,在她身上充分体现了中国妇女的传统美德,作为媳妇,她恪守妇道,作为母亲,她慈爱,但从不溺爱,在照顾好儿女生活的同时,还担负起教育儿孙成材的重任,作为妻子,她是“贤内助”的最佳代言人。

  在当好厂长的同时,杨利民还努力做一个“好儿子、好丈夫、好父亲”,只要有空在家,总是修修补补,干这干那,承担起丈夫在家应承担的职责,对于孝敬老人、教育孩子、处理邻里关系,他总是与妻子一起商量,互相配合。作为丈夫,他爱护、关心妻子,夫妻感情融洽,从不为小事争吵,二人互敬互爱互商互谅,成为人人羡慕的模范夫妻。作为父亲,他以身作则,注重对儿子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孩子节俭、谦逊、自强的良好品质,教育他们独立自重,学会做事、做人,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率先垂范,做儿女的楷模

  为了使儿女能够更加健康地成长,杨利民夫妇一方面洁身自爱,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品位,另一方面率先垂范,为儿女做出榜样。他们生活非常俭朴,虽然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差,但是不慕新潮,不摆阔气,提倡节约,精打细算,用之有度。他的儿女也从不大手大脚乱花钱,养成了勤俭节药的好习惯。自结婚起,夫妻对双方老人十分尊敬和孝顺,不仅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家中大小事也征询他们意见,使他们觉得受到尊重,在家里有地位,因而心情开朗。在他们的言传身教下,他们的儿女礼貌懂事、非常孝顺。

  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杨利民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因地制宜,尊重科学,大胆尝试,带头致富,他和他的产品正走向全国、走向市场和未来……

编辑:周恩杰

审核:杜升文

 

主办单位:云南省妇女联合会
版权所有 (C) 云南省妇女联合会 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网站备案:滇ICP备10201700号-1 云南公安ICP备案号:53011202000206